双11的促销已经进入了高潮,各种战报纷纷出炉,外界也对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与去年相比,电商平台投入的资源有所增加,但由于消费者的谨慎态度有所增强,整体促销力度大不如前。 钱包紧缩的消费者希望削减所有不必要的开支并明智地花钱。 本次双11重点关注家电等具有本质属性的产品。
各大平台发布的预售战报也显示,消费电子品类发挥了主要作用。 所有数据也普遍受欢迎。 今年上半年,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全球通胀影响,消费电子企业面临高成本压力,日子过得并不好过。 大家都在期待年底最重要的促销活动——双11,都想利用这个机会提升自己的业绩。
从公布的数据来看,很多厂商押对了,双11的吸引力依然存在。 然而,有人高兴,有人忧虑。 并非所有品牌或所有品类都能受益于双11。 行业参与者还可以通过双11了解整个消费电子行业消费者需求的新趋势和变化。
虽然还有不少品牌和品类尚未公布详细数据,但从各平台的促销重点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少端倪。
京东双11预售首周,消费电子、3C数码采销直播间成交额环比暴增10倍,各大品类我都拍到了领先。 天猫双11正式上线当天,就有155个品牌成交,开售首小时成交额就突破1亿,超过4700个数码家电品牌的销量也超过了去年当日的总销量。 两大平台的促销重点都集中在家电上。
从品类来看,传统大家电在本次双11表现出色,其中白色家电和厨房电器表现最为亮眼。
以专注于消费电子和数码品类的苏宁易购为例。 截至11月1日当周,苏宁易购全渠道销量环比增幅最高的商品为中央空调、全屋净水器、洗衣机/干衣机。 月增长率分别为448%、447%和421%。 此外,苏宁零售云内置冰箱销量同比增长978%,洗碗机、洗地机等品类增速也接近翻倍。
厨房电器在天猫上卖得特别好。我对走高端路线的传统产品特别感兴趣。 此外,支撑厨房场景的设备厨房空调和嵌入式冰箱预售上市后一小时内分别同比增长1800%和450%。发布后,经营业绩也表现强劲。 非常好。
相比厨电、白色家电,黑色家电整体销量并不突出。 幸运的是,智能电视、智能投影等高端产品很受欢迎。 小米、TCL、海信、创维、索尼等高端智能电视表现不俗,TCL C11G Pro、海信维达NEW X85在各自细分市场领先,今年的618也是如此。
相比之下,网上热销的小家电的处境就尴尬得多。 到目前为止,主流平台都将其视为广告重点,大品牌却集体保持沉默。
事实上,今年网红小家电的销量令人失望。 在双11宣布之前,很多人都在担心自己的命运。 首先,根据奥维云渠道监测数据,今年上半年厨房小家电整体零售额同比下降8.5%至275.5亿元。 此后,空气炸锅就稳居咸鱼市闲置家电榜首,但现在厂家和平台普遍沉默,整个行业肯定处于低迷状态。
类似的消费趋势还体现在网红小家电销量下降、白色家电、厨电销量超过黑色家电的现象。 注重合理、必要的消费。 第一个选择是削减不必要的开支。
mini LED电视等高端家电面向高收入群体,风险承受能力较高,天然不会受到消费降级的影响。 不过,网红小家电的目标受众主要是年轻的Z世代。 核心用户经济状况不稳定。 小家电是“附加品”,不是生活的基本需求,而是作为满足懒惰经济的卖点。 当然,还可以进一步抛弃它们。
大环境短期内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能否走出困境,就要靠厂商自己了。
主要品牌的趋势与其类别有许多相似之处。 曾经因为更新慢、营销不力而被年轻人讨厌。传统品牌王者归来,前几年名声大噪的新兴消费品牌普遍衰落。
其中,传统白色家电“三巨头”——美的、格力、海尔,成为不可避免的主角,在各平台占据领先地位。 美国、德国、海南三大巨头的成功,得益于其深厚的底蕴和齐全的品类。 公司产品线几乎涵盖所有主流品类。
根据京东发布的双11竞争对手榜单,海尔、美的、格力位列家电榜单前三名,整体销量遥遥领先。 从细分来看,海尔在冰箱、洗衣机、热水器三个品类上排名第一。 格力在空调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海尔则在洗碗机和净水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其他一些热门类别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 电视机销量排名中,TCL、小米位列前茅,壁挂式断路器位列均永,风吹电器位居戴森前列。 尤其是在超大屏电视、Mini LED电视等高端产品领域,传统大厂几乎垄断了销量排行榜。
厨房电器方面,创立于1998年的老牌国产品牌帅丰在京东、天猫集成灶预购榜上占据主导地位。 截至11月1日,双平台合计GMV超过7000万。 抽油烟机 该品类预售期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品牌是小米和方太。 美的、老板电器、华帝等领先品牌的热门产品也出现在各个平台的前十名中。
相比之下,近期2017年才开始流行的新兴品牌表现则相当平庸。
去年,“代工之王”新宝股份的一些网红品牌,在高端咖啡机、炊具等垂直品类上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人气却不那么高了。和以前一样。 它已经达到了高潮。 其中,去年荣登京东咖啡机畅销榜榜首的Barsetto在预售阶段输给了DeLonghi。 东菱调味机、洗布机、墨菲多功能料理锅都没有出现在电商平台的战报中。
与上述品类的消费新趋势类似,消费者不再喜欢这些网红品牌,这也标志着回归理性。
传统大品牌不仅知名度高,而且拥有更稳定的生产线、质检标准、售后保修体系。 在理性消费理念的驱动下,消费者对KOL种植、网红营销免疫,规避风险。种种因素促使人们转向更有品质保证的传统品牌,而不是追求新鲜刺激的网红品牌。
KOL营销的老套路已经行不通了,懒人经济的故事也不再讲了。 当然,互联网最大的品牌必须适应当前形势并寻找新的生存方式。 他们的第一个变化就是下沉。 将重点从一二线城市的白领转向小城镇的年轻人,并与平台合作增加补贴、降低产品价格。
本届双11,拼多多是做小家电的网红们的家,也是最后的避风港。 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双11期间,三线及以下城市家电订单因更新升级需求激增,其中小米、TCL领跑。 随着冬季临近,电热毯、电热毯、电暖桌等新锐品牌产品销量也成倍增长。
有了京东、天猫,传统大品牌已经不行了,互联网大品牌需要快速找到出路。 除了拼多多之外,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电商平台也想发展家电业务,但缺乏产品力。 引入更多品牌符合公司利益,也标志着京东和天猫多年来一直是消费电子领域的主要参与者,其背后的挑战者将不再保持沉默。
京东和天猫仍然是今年双11消费电子促销的主战场,但其他一些竞争对手也越来越躁动。
抖音方面,据聚居引擎官方发布的战报显示,抖音双11带货节首周销售榜中,3C家电品类GMV位列前5。 排在服装、食品饮料、美容产品之后位居第二。 母婴化妆、日用化妆品等产品,即使是小家电也必须具备与大家电相媲美的性能。
小红书尚未发布战报,但已经做了非常周全的前期准备,投入和补贴的力度毋庸置疑。 小红书推出了“闪买计划”、“闪品牌计划”、“店播启动计划”、“店播过渡计划”等扶持措施,并与诸如博世和西门子正在计划开发该系列。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活动以及与制造商建立良好的关系,家电类别的商品总价值将比往年显着增加。
不过,对消费电子卡车最感兴趣的是快手。 早期快手各项性能在家电数码类中均被评为“C”级。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预售结束,家电品类GMV超过美容/个护、3C数码,位居全场第一。 该平台也针对这些品类,提供更高的补贴。
与京东、天猫相比,快手的消费电子预购清单中拥有更多的知名品牌和领先的互联网品牌。 其中,成立仅两年和七年的美容仪器品牌吉萌和AMIRO占据预购榜前两名,领先于美的、小米、海尔等各大品牌。 Mesmooth(2019年创立的美容仪器品牌)和Foly(Simba团队推出的高速吹风机品牌)也进入前十。
如上所述,快手、抖音、小红书的家电业务起步较晚,品牌和产品不足,短时间内无法挑战京东和天猫。这很困难。 另一方面,渠道和资源都被大品牌挤压的网红品牌也需要寻找新的归宿,两人一拍即合。 豆、快、红的成功得益于丰富的流量和年轻的用户基础,这符合互联网大品牌的趋势。 借助该平台的专门支持,品牌可以快速开始销售。
但光有流量还不足以成为一家消费电子电商公司。 从导购到物流再到维修、换货等售后流程,这些都是消费者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购买时。 毕竟,斗、快、红在游戏中还很年轻,他们的支持服务还存在很多缺陷,他们很难在主流家居领域获得消费者和品牌的支持。 家用电器。 结合各自优势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有利于强化京东和天猫的优势。
例如,阿里巴巴已开始将人工智能技术大规模应用于导购。 淘宝文旗推出“大促模式”,帮助用户计算全额折扣并提出购买建议,还向卖家开放了10多个AI工具。 物流领域,天猫与菜鸟合作拓展“预售快递到夜”服务范围,京东与美的、苏泊尔、创维、海信等品牌合作提供“代购隔夜达”服务”已经开始了。 家电、家居装饰“安装”服务。
当然,京东和天猫也在努力学习其他竞争对手的优势。 例如,京东仍然以直播和低价销售为主。 点击查看京东采购/销售直播间今年的双11在预售期间就以“比李佳琦还低”、“现货价10折”、“无佣金、无坑费”等标语吸引了1.4亿用户。
所以各大平台还在互相追逐。 经过因疫情蹉跎三年的时间,家电行业正处于复苏的关键阶段。 相信厂家和电商平台通过充分合作和良性竞争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双方创造更好的复苏环境。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