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清波专栏,授权紫金财经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2003年,在外企工作的张煌为了自己的梦想在珠海创办了魅族科技。那时候,Mp3很流行。短短三年,魅族Mp3中国第一,张煌成为Mp3行业老大。
2009年,随着iPhone的普及,张煌从Mp3转向智能手机行业,魅族成为中国智能手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年多后,小米手机成立。2011年,iPhone的第一款“仿品”小米1发布。当时魅族在手机行业已经三年多了。
但是,商业比赛从来都不是先到先得的资格赛。2015年是魅族最高的时刻。当时魅蓝的销量和小米旗下的Redmi一样好。2017年魅族被迫裁员,从巅峰跌到谷底,子品牌魅蓝也是雪中送炭。
现在来看,2017年应该是魅族和国产手机品牌的分水岭。华为、荣耀、小米、OPPO、vivo成为2017年最后的赢家,包括魅族这样的前辈,还有锤子、乐视、360手机这样的后来者,最后都落在了孙山。
竞争就是这么残酷。再好的梦,最后也要回到现实。要么像拼多多一样便宜,要么像华为一样霸气,要么老老实实“小而美”。
如果把过去十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看做一场“抢凳子”游戏,玩家有近十个,但凳子只有4-5个。抢不到凳子的只能离开,包括刚刚关起门来做AR产品的罗永浩,选择回归集团的刘,选择把自己卖给吉利的。
从产品审美和设计的角度来说,张煌应该远远优于雷军这个程序员。但是,市场竞争更像是拍商业片,而不是绘画。张煌虽然有审美,但他就像一个文艺片导演,注定以丧偶结局和票房惨败收场。
魅族位于宜居城市珠海就不用说了。在张煌的指导下,魅族的手机和一加手机一样小而美,永远成不了格力空调的王者,毕竟董明珠只有一个。
有意思的是,张煌引入阿里的投资,并没有挽救魅族手机的颓势。我查了很多关于2017年魅族手机突然没落的分析,但是找不到作为二股东的阿里为了拯救魅族做了什么。恐怕我不能责怪阿里。在阿里的投资失败名单上,魅族可能排不进前五。
当然,如果当年张煌引入的资本不是阿里,而是腾讯,魅族手机会走出V型反弹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假设,但从腾讯投资部门的角度来看,估计不可能以这么高的审美眼光投资张煌。
只能说成功的企业不一样,失败的企业往往一样。企业家的命运就像一直喊着要买苹果的罗永浩,从Mp3时代就一直想着压倒苹果,站在世界舞台上的张煌。
但是,作为一名企业家,有梦想总是好的。至少吉利愿意为张煌的梦想买单,这值得鼓掌。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