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财经》文/杨力
楚天龙(003040)大股东康佳集团。SZ),继续减持上市公司股份。其持股已从2022年初的18%左右降至目前的14%左右,未来还将继续减持6%左右。近年来,楚天龙的核心产品智能卡市场增长缓慢,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快速上升,近期创造的利润并未转化为“真金白银”。
业绩大增,大股东却不断减持。
2月4日,楚天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发布公告,公司收到持股5%以上股东康佳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佳集团)发出的减持股份通知。康佳集团于2022年11月10日+2023年1月30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份49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7%。
1月17日,楚天龙发布公告称,持有公司659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31%)的股东康佳集团拟于6月30日前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6%)。
《电鳗财经》注意到,从2022年初开始,康佳集团一直在减持楚天龙。当时,康佳集团持有楚天龙84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8.22%。
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康佳集团为楚天龙第二大股东,持有公司6935万股,持股比例为15.04%。楚天龙第一大股东为郑州祥虹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有楚天龙2.1亿元,持股比例为45.54%。
作为楚天龙的第二大股东,康佳集团为何一直在持续减持股份?而且在康佳集团开始减持之前,其旗下的兴港融创第四大创投、民生证券第六大投资、龙兴第八大投资、龙翔第九大投资已经分别减持了201.2万股、244.9万股、149.55万股、161.25万股,共计756.9万股。
楚天龙2022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实现业绩快速增长。报告期内,楚天龙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亿元-1.95亿元,同比增长131.09%-210.78%。同期扣非后净利润1.4亿元-1.9亿元,同比增长132.09%-214.97%。
楚天龙取得了高速的业绩增长,但实际上公司的业绩增长可能是“亏本赚吆喝”。2022年前三季度,楚天龙实现营业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45.98%;扣非前后净利润分别为1.25亿元和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9.04%和474.49%。但值得注意的是,楚天龙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小白号3.2亿元。
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楚天龙拥有货币资金6.4亿元,而同期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10亿元。
主营业务发展缓慢,业务“赔钱赚吆喝”?
2021年3月,楚天龙登陆a股市场。年报显示,公司以数字安全、智能硬件、智能政务、智能金融、智能档案、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为核心,构建以嵌入式软件和多域高端智能卡产品、数字人民币硬钱包等数字安全产品为基础,以智能终端(含数字人民币发行/受理设备及升级)、软件平台、运营服务等一体化解决方案为延伸的业务体系。
2022年上半年,公司来自智能卡的收入占比73.6%,智能终端占比4.4%,软件及服务占比18.66%,其他业务占比3.34%。
可以看出,楚天龙收入的70%以上来自智能卡。近年来,智能卡市场增长缓慢。根据ICMA发布的2018年全球卡市场统计报告,2018年全球智能卡出货量达到368亿张,仅比2017年增长2%。根据ICMA当时的预测,预计到2022年全球智能卡出货量为384亿张,2018-2022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仅为1.07%。
实际情况比ICMA预测的还要不乐观。目前,智能卡产业已经进入成熟阶段。根据欧洲智能卡行业协会的数据,2021年全球智能卡出货量为95.05亿张,同比下降0.37%。从产品结构来看,2021年,电信SIM卡全球出货量为49亿张,占总出货量的51.83%;其次是金融IC卡,出货量32.5亿张,占比33.39%,身份证及其他占比14.78%;从下游应用来看,电信SIM的应用约占54%,金融领域占近30%,政府和居民健康占比相对较小,占4.5%。
从全球智能卡芯片市场规模来看,据统计,2021年,全球智能卡芯片市场规模为32.29亿美元,比2020年略有下降,同比下降3.61%。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市场,整体来看,社保、金融支付等领域正在逐步走向数字化、电子化,这一发展趋势将进一步限制未来智能卡产品的需求增长。
楚天龙希望在其第二大业务上发力。2022年上半年,公司软件及服务收入增长44.74%。但这项业务的毛利率太小,大幅下滑。该业务2021年毛利率仅为14.57%,较2020年下降27.74个百分点,直接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下降7.74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楚天龙第一业务发展受阻,第二业务难以领先。2022年,其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但并未转化为“真金白银”。这可能是其大股东在业绩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坚持减持的原因之一吧!
2019年至2021年,楚天龙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19亿元、0.93亿元、0.60亿元,同期增长率分别为33.47%、-22.43%、-34.92%。
2020年和2021年,公司R&D投资分别为7842万元和8588万元,R&D投资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65%和6.56%。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支出7328万元,同比增长19.1%。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