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美好科技生活
分享实用技巧资讯

展新创业板IPO终止业绩的持续下滑引发了增长担忧。

展新创业板IPO终止业绩的持续下滑引发了增长担忧。-小白号

IPO半年未注册,太仓展新胶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ldquo展新股份& rdquo最近,它从深圳证券交易所撤回了IPO申请。虽然公司没有透露原因,但业内人士认为展新股份& ldquo三创新与四创新& rdquo(即创新、创造、创意、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足,在公司的供应商和客户中存在高度集中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业绩持续下滑,也让外界对展新股份的成长性产生怀疑。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致电该公司,欲了解IPO终止原因,但公司电话一直未能接通。记者注意到,监管层对展新IPO进行了四轮问询,创业板的核心技术和定位、供应商和客户的依赖度、业绩下滑等都成为问询的重点。对此,资深投行人士王表示,监管层重点关注其业绩,主要是因为展新股份业绩持续下滑,反映出公司经营可能存在问题,监管层更关注其背后的风险。

供应商过度集中

招股书显示,展新股份是一家致力于LCD(液晶显示器)触摸显示、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柔性显示、半导体制造等行业的贴膜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包括OCA光学贴膜(一种特殊的透明光学贴膜)、AMOLED柔性显示器件、半导体制造用贴膜以及其他贴膜和胶带。2022年7月,展新股份创业板IPO成功举行。但半年后,公司主动申请退出。

展新股份的供应商高度集中。招股书显示,公司的主要供应商为3M集团(明尼苏达州采矿和制造公司及其关联方),2019年至2021年(简称& ldquo报告期& rdquo),展鑫从3M集团的采购量分别占原材料采购总量的83.19%、85.81%和83.13%。此外,展新公司还与3M集团签订了经销协议,成为其经销商。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销OCA光学膜,销售金额分别为11329.59万元、9367.13万元、9478.03万元。

记者注意到,展新股份供应商过于集中的问题被监管部门多次问询。

在首轮询价中,深交所要求展新说明3M集团的收购价格、收购数量和收购方式。深交所还要求展新分析公司在2019年和2020年进一步集中向3M集团采购的原因。展新股份表示,2019年以来,公司进一步加大了对3M的采购力度,主要是因为3M产品的多样化和覆盖面广,公司集中采购具有规模效应,有利于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

在第二轮问询中,深交所要求展新说明其成为3M集团加工经销商的时间、报告期内公司以两种模式向3M集团采购的原因及商业合理性。展新股份表示,公司与3M集团的合作主要始于2014年。2017年6月,公司与3M集团签订经销商协议,成为其经销商。公司与3M集团的良好合作关系是经销商业务的基础。通过分销模式,公司可以更好地向客户推广3M集团的新产品,充分发挥公司的客户资源优势,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进一步加强与上下游的合作关系,巩固公司的市场地位。

在第三轮问询中,深交所进一步要求展新披露3M集团及其他公司经销公司产品的购销模式。在招股说明书相关章节和第一轮询价回复的相关内容中,补充披露或说明报告期内供应商产品分布对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毛利率、毛利率的具体影响。

在第四轮问询中,深交所要求展新说明向3M集团高度集中采购的商业合理性,分析对3M的重大依赖风险以及3M经营变化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展新公司表示,3M集团的产品质量更好,付款条件更好,服务更好,双方合作顺利。此外,3M集团有更好的本地化服务和更好的付款条件;OCA光学胶产品质量上乘,在AMOLED方面技术实力雄厚。

经营业绩持续下滑。

除了对供应商的高度依赖,展新股份的客户也高度集中,主要客户的变动也增加了公司业绩波动的风险。

招股书显示,展新股份的直接客户主要是触控显示面板和模组企业,下游终端客户主要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汽车。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直接客户为BOE、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维信诺、深圳欧膜科技有限公司、业成科技和兰斯科技。公司对前五名客户的销售额占比分别为87.51%、89.00%、85.98%,占比相对较高。

展新股份表示,公司主要客户为知名企业,公司与主要客户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较高。如果主要客户减少对公司产品的需求,将对公司的收入和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在展新股份IPO召开时,上海市委也向其下发了执行函,要求展新股份结合行业竞争格局、下游行业市场需求和公司新业务发展情况,进一步完善公司业绩持续下滑风险的披露。

财报显示,2019年至2021年,展新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53798.85万元、77844.09万元和71673.93万元,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分别为4505.75万元、7984.31万元和5776.38万元。2021年,其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下降793%。对此,展新股份表示,当时收入下降主要是受深圳欧膜科技有限公司lt影响,2020年7月,深圳欧膜科技有限公司lt被纳入& ldquo实体列表& rdquo之后,深圳欧膜科技有限公司与苹果公司的供货关系终止,公司与深圳欧膜科技有限公司关于iPad用OCA光学膜的合作也相应终止。

欧菲光曾是展新股份的重要客户之一,2019年和2020年展新股份分别向深圳欧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售11226.49万元和14803.50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20.87%和19.02%。随着2021年上半年与深圳欧膜科技有限公司终止合作,公司向深圳欧膜科技有限公司交付最终收据后,实现销售收入847.17万元,没有产生新的销售收入。

2022年6月,展新股份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9亿元至3.1亿元,预计同比下降15.33%至20.80%。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700万元至2000万元,预计同比下降27.84%至38.67%。公司预计2022年公司业绩将进一步下滑,主要原因是终端市场消费电子产品需求下降很多。如2022年5月国内智能手机销量下滑约27%,公司汇兑损失423.88万元。

王对记者说,会后不提交注册申请就退股在资本市场并不少见。展新撤料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业绩大幅下滑,反映出展新股份的经营可能存在问题。相比业绩本身,监管层更关注的是背后的风险。

询问创业板市场定位。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证监会近日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指出,发行人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应当符合相关板块的定位。其中,创业板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更加依赖创新、创造和创造力的大趋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

湛新股份在IPO报告期内业绩持续下滑,引发外界对其成长性不足的担忧。监管部门的& ldquo三创新与四创新& rdquo属性也备受关注。在首发申请和询价过程中,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其技术优势和技术壁垒,是否为行业共性技术;结合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市场潜力、研发支出比例等。,详细分析说明了自身的创新、创造、创作特点或其中之一,以及公司是否符合创业板的定位。

展新股份表示,公司主要核心技术来自行业通用技术。公司积累了强大的技术优势和一定的技术壁垒。公司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行业内市场空间广阔,市场潜力巨大。公司继续在R&D投资,并拥有持续创新的能力。公司在R&D模式、技术和产品、商业模式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公司具有创新、创造、创意的特点,公司符合创业板的定位要求。

但财报显示,2018年至2021年,展新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6.37%、19.54%、20.03%和17.79%。2018年至2021年,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营业务平均毛利率分别为27.15%、26.73%、22.99%和18.49%,均高于湛新的毛利率。

截至2022年2月28日,展新股份已获得99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89项。然而,《经济参考报》记者发现,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展新股份的R&D费用率较低。2019年至2021年,展新股份研发费用分别为2167.49万元、3407.03万元和3750.38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4.03%、4.38%和5.23%。在招股书中,展新股份列出了安捷科技、荣飞大、智能动力三家公司,其2019年至2021年的平均R&D费用率分别为5.57%、6.53%、6.45%。

具体来看,2019年至2021年,安捷科技研发费用分别为2.15亿元、2.27亿元和2.89亿元;飞荣达的R&D费用分别为1.28亿元、2亿元、2.02亿元;智能电源的R&D费用分别为0.86亿元、1.15亿元和1.15亿元,远高于展新股份。此外,从营收规模来看,2019年至2021年,安捷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31.36亿元、29.05亿元和38.84亿元;同期,飞向荣达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6.15亿元、29.29亿元和30.58亿元;智能电源营业收入分别为17.43亿元、23.22亿元、21.66亿元。展新股份与同行业公司相比,差距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展新股份IPO的保荐人为东吴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月12日,东吴证券近一年保荐人数为45人,其中主动撤回4人,审核未通过1人,撤回率为11.11%,在58家保荐机构中排名第43位(从高到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白号 » 展新创业板IPO终止业绩的持续下滑引发了增长担忧。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